對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反思

時間:2020-09-07 19:09:19 教育 我要投稿

對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反思范文

  養成教育一直是我們我校教育極為重視的內容,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我校采取的各種努力在現實生活中似乎很難讓學生作出良好的道德選擇,學生在品德和審美方面的缺陷表現的越來越明顯和嚴重。打架斗毆、談情說愛、無事生非的現象很普遍。今天,我們有必要對我校養成教育的方式和內容作一次反思和批判,不從根本上弄清我校在養成教育作為中存在著那些自以為是的“教育”,我們就永遠擺脫不掉預想與結果的尷尬乃至教育的悲劇甚至教育的災難。

對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反思范文

  養成教育不是說教教育

  在我校養成教育中,我們最常見的一些教育方式是派出所法制副校長或學校德育主任開全體學生大會,作集會講話,請先進人物作事跡報告,班主任找學生談心,開主題班會,搞養成教育征文,等等。我以為,所有的這些舉措都是一廂情愿的養成教育規范主觀愿望,在家里,父母多說兩句都能被視為嘮叨的孩子,他會甘心接受你的說教嗎?而且,許多時候我們的說教是那么高姿態和空洞。把說教等同于道德熏陶或把說教視作養成教育的一種有效方式。交流的內容和形式(如勸說、威脅、指出結果等)對態度的形成并無明顯的作用,真正有效果的是勸說者的榜樣作用。它表明我校教育所主要采用的養成教育方式對學生來說毫無意義,是無效的,真正的養成教育效果取決于我校教育者的榜樣作用或者說素質水平。大家常常抱怨自己的努力無法與家庭和社會抗衡,德育的效果是“5+2=0”(5天上課2天放假),學生好不容易在我校受到的養成教育被家庭和社會毫不留情地破壞了。必須承認孩子的道德水平是所有教育者包括環境共同影響的結果,但我很難茍同這樣的抱怨,從我們的德育手段來說,孩子在我校接受的養成教育可能原本就是“0”,有時也許是負數,因為他們并沒有聽進我們自以為是的空洞說教,很多時候,我們的高姿態演說恐怕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教師們誰在意過自己在高談闊論時或者是慷慨激昂中隨地吐痰呢?就我個人成長經歷而言盡管今天的我深刻地理解了“祖國”一詞的含義,但卻是在用了我十幾年的時間又經歷了眾多的知識洗禮后才有的崇高收獲,整個的中學時代,我不僅沒從我們的我校養成教育方式里升華自己,反而在老師的示范下學會了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隨地吐痰只是其一。

  我用自己的'經歷和體會無非是想說明,道德是一種選擇,但說教無益于學生正確的選擇,F在,我校早晨里校園空氣不再是清新,教室也不是寬敞明亮的,因為每天早晨學生們要在班干部的督促下進清潔掃除。這樣每天必做的事換來只是我校暫時的整潔衛生。學生始終沒有養成不隨地亂丟的習慣?梢栽谡n間不懷好意地做了一次試驗,隨手丟了一張紙片,紙片就在下課間操的學生堆里上下翻飛,看有沒有一個學生伸手把它拾起來扔進路邊隨處可見的垃圾箱,但一定有學生不奈煩地把飄到他胸前的紙片打開了。我想說這是道德說教的結果,也是我們奉為法寶的班級衛生量化考評的結果。你看大部分我校學生集中活動的場所,舉行大型活動后的地面那里不是塑料袋比比皆是,一片狼籍。我想如果校園是公園,這樣的一群孩子進去,非把它弄成垃圾場不可。難道這就是我們我校養成教育所要的結果嗎?你可以拿制度和措施強制學生遵守某個要求,卻無法用簡單的說教提升一個孩子的環境意識。我想每個我?隙ú恢挂淮蔚貙⒆诱f環境衛生的重要性,作用在哪里呢?我看不到,我看到的只是空洞說教的尷尬結果。

  養成教育不是舞臺表演

  當我們試圖用自己都不一定能達到的某種高度去規范學生的道德要求時,我們的養成教育勢必要帶上一種舞臺表演的性質,當這種養成教育的舞臺表演一再上演并最終演化成了我們我校養成教育中一種自覺的教育操作范式時,我們便又一次地感受到我們以人為本的養成教育范式的。

  在我校教育中,我們不是以真實的意思表達示范給學生看,而是針對上級要求組織什么有意義的什么愛國教育的活動,從而我校領導們帶著面具貼著標簽表演給學生看,學生知道我們在表演,在我們的要求下他們也不情愿地跟著我們表演,養成教育在校園里最后成了人人可以不當回事的游戲,我們還自以為我們自己做了多么了不起的事情,難道這能夠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嗎?

  這種舞臺表演我們可以舉出許多,比如義務植樹,比如義務掃街,比如每年一次的學雷鋒活動,等等。我從不反對學生植樹、掃街、到福利院服務,排著隊,打著旗,這不是表演又是什么?但我反對我們把這種活動當作了養成教育的成果展示。我們的孩子在這樣的“養成教育”演示里能得到精神的力量嗎?我表示懷疑。

  我們組織的升旗儀式也就是出旗、放國歌、領導(學生)國旗下講話。表現就是整個升旗活動中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嚴肅,喜歡講話,國歌響起的時候,也有一部分學生在講話,國歌聲中,我校當天檢查升旗活動的領導在學生堆里鉆來鉆去,不停地喝斥著學生不準講話、立正站好,有的還被那位領導拉出了班級隊伍。我心里忽然就沉重起來,當學生們連受壓抑地來進行這種所謂的愛國教育不知道怎么表演時,學生連參與舞臺表演的機會恐怕都沒有。

  養成教育不是心理教育

  學生拿了班上幾名同學的鋼筆,丟在一邊或背著同學把它全部損壞;還有的同學用腳踹壞了用電設施(開關)、水龍頭;有些學生對著一兩位教師頂著干。教師們往往就說這些同學“壞”。我們直接讀出這個壞字的意思就是這個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而真能僅僅從思想道德這方面來看這些學生嗎?我認為學生的這些行為大部分是心理問題。不能把思想道德問題與心理問題混為一團。作為教師的我們是否深層次地思考過呢?

  ……

  我始終認為,出于眼下可以理解的原因,我校養成教育往往過高地估計自己的道德工作成效,不大樂意直面許多現實的德育教育困惑。這也正是讓人倍感焦慮的地方,教育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虛妄的養成教育背后的結果,我們不是沒有歷史和血的教訓,我們不是沒有悲劇和道德的災難。迅速改變我們我校養成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已成現實我校教育迫切的需要,從職業道德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反省。我們應該明白,人的教育,是教育雙方共同的交流和成長,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單向而又簡單的道德約束和道德要求。

【對我校養成教育工作的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淺談多媒體在我校的初步運用范文11-10

我愛我校的作文50005-03

幼兒教師教育工作反思04-13

幼兒園安全教育工作的反思10-10

幼兒園教師教育工作反思04-07

淺議我校體育檔案的管理及運用11-11

淺談多媒體在我校的初步運用11-14

對幼兒園常規教育的反思10-11

對幼兒教育的一種反思04-16

養成好習慣的小技巧08-28

美性爱综合